本人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關注百年來西方文化衝擊下中國社會文化與文學思潮所產生的鉅大變化,尤其著重探討中國近現代文學與外國文學思潮之關聯,希冀釐清中國早期現代性轉變的關鍵問題,對於近現代中國文學進行整體而全面的觀照。具體的研究興趣為魯迅及中國現代作家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台灣文學等領域,專注研究過魯迅、周作人、沈從文、台靜農、師陀、龍瑛宗、王文興、韓少功、余華、阿來等作家。同時,本人也關注日據時期以來的台灣文學以及當代兩岸文學之密切互動,透過參照比較研究,超越兩岸政治方面緊張對立的局面,在文化上追求彼此的同情與理解。值此國際化與在地化的敏感時期,如何打通歷史與現實、域外與本土既是個人的研究理念,也是核心的教育理念。本人近年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主要透過精讀討論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名家名作,以魯迅、丁玲、沈從文、蕭紅、師陀、趙樹理、孫犁等一系列重要作家為中心,每學期擇一兩位精讀討論,由點而面,使學生在短期內從認識某個作家而掌握某一歷史時期的輪廓。對當前臺灣的學生而言,現代中國彷彿中世紀一般陌生黑暗,本人經多年摸索出的這種課程設計有助於幫助學生克服政治偏見、跨越歷史鴻溝、突破文化隔閡。本人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從同情作家進入歷史,從具體的作品溝通世界文學,培養批判的與審美的能力,從而全面啟發學生對自我與社會的認識。以此為基礎,學生才能發展有生命力、有痛感的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