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向來的思考習性,以哲學問題出發,質問歷史的資料或社會現象。未來幾年的教學和研究方向大致來說,在解以下三條線盤綜交錯的複雜結:
(一)煩憂作為為主體建構的技術;
(二)文化實踐在美學政權下所引發的倫理問題;
(三)文化作為權力關係角力的場域。因此以文化史比較研究的觀點, 研究興趣著重於與知識的關係、主體化形成的模式和存在美學技術的考察等。 開設課程與可發展的研究計畫──
■ 品味問題意識史:品味美學、品味與主體性、品味作為生活模式及存在美學、「反味」(disgust)、媚俗(Kitsch) 、品味與批評、儀態(manner)與說不上來的東西(je-ne-sais-quoi)
■ 差異文化研究:認同/歧視、高尚/區判、分類/不可分類、性/別、多樣性/獨特性。
■ 自我修養、養生與飲食:一個中西比較觀點的實效歷史
近年來研究主要在執行三項研究計劃:1) 法國社會學家P. Bourdieu的《區判: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的經典注譯計劃,目前第一年,預計三年內完成。2)十九世紀東亞旅行的文化史比較研究。本計劃將西方人在東亞的遊記對比同時東亞內部(中、日、韓、台)之間旅行與流動,比較研究聚焦在旅行文化形構方式的差異,亦即遊記作為文化產物的生產如何決定其內容的書寫?不同文化如何影響值得看與記錄的景物?旅行型態與交通工具也決定所見和所聞?遊行目的當然關鍵性決定如何記錄,最後比較的焦點也在於不同的物質條件形成旅行文化的可能與不可能限制。3)戰後台灣文化生態的歷史社會學描述:第一期計劃以人物為主,亦即戰後台灣文化精英的社會學描述,從文學、藝術、戲劇和音樂等領域各精英的資料,掌握其出身背景、教育和職業,進一步分析其文化資本獲得的方式,積累或傳承。也藉由其聚合或區隔的集團演變,試圖勾勒台灣文化場域的結構生成及其變化。教學課程基本上配合上述研究取向,分成基礎與進階層次。基礎課程主要提供學生文化史與文化社會學方面入門知識和研究方法。每年重點不同,可能是台灣或東亞社會的一般歷史知識,可能針對特定議題的歷史研究,或文化史的研究方法。而文化社會學則提供進行文化的研究所需要的概念工具及幾個思考的文化理論或消消費社會相關議題。至於進階課程則依各個研究計劃進展,設計不同主題的課程內容。
Der-Liang CHIO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ultural history at the Graduate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and Cultural Studies,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He received his PH. D. in Modern History from L’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France) in 2003. He maintains an interest in cultural histor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in the Modern Age, especially about the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question of taste.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the opium consumption in these two cultures in the 19th-20th century. He also continues to concern the historical theories of the event thinking, which include the ways of narratives of the events and the socio-political uses of them.
The basic courses ar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schools and subjects of Cultural History and its applying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advanced courses vary according to the ongoing research, including the seminar on taste,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narcotic culture, and a series of seminars on history and event: the politics of mourning, the politics of memory, and so f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