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公告
2025/04/09
– 臺灣如何參與越戰?除了人們較為熟知的越戰美軍來臺度假(R&R計劃)之外,臺灣是否還有其他形式或更直接的參與? – 南韓派遣大規模軍隊參戰的背景與爭議為何?後續引發的戰爭創傷與責任問題又如何被再現或轉移? – 日本在越戰期間既為美軍提供重要的後勤支援,也引發了大規模的反戰運動與跨國連結,此一現象如何反映了戰後美日同盟以及日本社會在戰爭責任問題上持續存在的張力與糾結? – 在同屬美國陣營的臺灣、日本與南韓之外,本系列講座的第四場演講將聚焦越戰期間作為北越盟友的中國,探討其在1970年代末中越交惡後,如何成為東亞安置越南難民的典範。其中的一部份難民為何出現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此一現象又如何拓展我們對於越南難民與後冷戰東亞遷移現象的理解?
❏ 改革開放的擺渡人:印度支那難民在深圳/周陶沫(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時間:4/16(三)下午2:00-4:00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人社二館106A 研討室